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
宝石切割形状 [2024/07/08 01:59] – 已恢复为旧版 (2024/07/08 01:54) 宝希兰 | 宝石切割形状 [2024/07/09 01:44] (当前版本) – [切割对比] 宝希兰 |
---|
| |
===== 切割对比 ===== | ===== 切割对比 ===== |
| |
| ^ 切割 ^ 风格 ^ 年代 ^ 总刻面数 ^ 冠部 ^ 亭部 ^ 腰面 ^ 备注 ^ |
| | 圆形 | 明亮式切割 | 1919 | 57-58 | 33 | 24-25 | 无 | 这种切割具有最高的火彩和极高的透明度,是最常见的钻石切割方式 | |
| | 雷迪恩 | 明亮阶梯式切割 | 1977 | 70 | 25 | 37 | 8 | 结合了祖母绿切割的直边、阶梯式切割和明亮式切割的刻面图案 | |
| | 枕形(老矿切) | 明亮式切割 | 18世纪末 | 57-58 | 33 | 24-25 | 无 | 这种切割减少了宝石加工过程中的浪费,同时增加了火彩和透明度 | |
| | 祖母绿 | 阶梯式切割 | 20世纪初 | 58 | 25 | 33 | 无 | 经典祖母绿切割比例为1.5,也可为1.3或1.6。其长方形状和切角使其具有优雅的外观。 | |
| | 八角形 | 阶梯式切割 | 1902 | 53 | 25 | 25 | 无 | 八角形切割具有八个边和53个刻面,常见于祖母绿切割 | |
| | 长方直角 | 阶梯式切割 | 20世纪中期 | 58 | 25 | 33 | 无 | 与祖母绿切割相似,但没有切角。 | |
| | 心形 | 明亮式切割 | 16世纪 | 56-58 | 32 | 24-26 | 无 | 心形切割象征浪漫,通常用于吊坠和耳环 | |
| | 梨形 | 明亮式切割 | 15世纪 | 58 | 33 | 25 | 无 | 也称为泪滴形,结合了圆形和马眼形切割的优点 | |
| | 侯爵 | 明亮式切割 | 18世纪 | 58 | 33 | 25 | 无 | 狭长的形状使其显得比实际更大,起源于法国 | |
| | 肥三角 | 三角形切割 | 20世纪中期 | 44-50 | 19-25 | 19-25 | 无 | 也称为三角形切割,适用于钻石和蓝宝石 | |
| | 椭圆 | 明亮式切割 | 1957 | 56-58 | 33 | 25 | 无 | 结合了圆形和马眼形的特点,适用于各种宝石 (Inspereza) | |
| | 阿斯切 | 阶梯式切割 | 1902 | 58 | 25 | 25 | 8 | 方形阶梯式切割,结合了公主方和祖母绿的特点 | |
| | 皇家阿斯切 | 阶梯式切割 | 2001 | 74 | 25 | 41 | 8 | 是阿斯切切割的改进版,具有更多的刻面 | |
| | 公主方 | 明亮式切割 | 1960年代 | 57-58 | 25 | 33 | 无 | 四边形切割,适用于各种宝石,特别是钻石 | |
| | 锡兰切工 | 传统切割 | 不详 | 不详 | 不详 | 不详 | 不详 | 传统斯里兰卡宝石切割风格,通常用于蓝宝石 | |
| |
| ===== 切割步骤 ===== |
| |
| * 标记:宝石工匠对粗糙的宝石进行标记,以勾勒出所需的形状和刻面。 |
| * 锯切:使用金刚石锯将宝石粗略地切割成所需的形状。 |
| * 塑形:宝石工匠使用砂轮和砂轮盘将宝石塑造得更接近其最终形状。 |
| * 刻面:使用刻面机在宝石表面仔细切割和抛光刻面。 |
| * 抛光:对宝石进行抛光,使其表面光滑且有反光。 |
| * 微调:宝石工匠仔细检查宝石,进行最后的调整以确保最佳的对称性和亮度。 |
| |
===== 圆形 ===== | ===== 圆形 ===== |
===== 雷迪恩切(radiant)70刻面 ===== | ===== 雷迪恩切(radiant)70刻面 ===== |
| |
雷迪恩切工宝石通常呈矩形,但也有方形的。据发明这个切割的Henry Grossbard,在30后描述自己创作过程,是因为当时祖母绿切因为失去光泽而失宠,因此他开始设计方形或矩形的形状切割,以捕捉圆形或明亮式切割的光线反射,结果创造出了祖母绿切工的直边、阶梯式切割和切角与明亮式切工的刻面图案结合在一起,弥补了枕形和公主方切工之间的差距。 | 雷迪恩切工宝石通常呈矩形,但也有方形的。据发明这个切割的Henry Grossbard(RCDC创始人)((雷迪恩官网:http://www.radiantcut.com/)),在30后描述自己创作过程,是因为当时祖母绿切因为失去光泽而失宠,因此他开始设计方形或矩形的形状切割,以捕捉圆形或明亮式切割的光线反射,结果创造出了祖母绿切工的直边、阶梯式切割和切角与明亮式切工的刻面图案结合在一起,弥补了枕形和公主方切工之间的差距。 |
| |
雷迪恩创造出了一种万花筒效果,开发者称之为碎冰效果。 | 雷迪恩创造出了一种万花筒效果,开发者称之为碎冰效果。 |
由于二战期(1939-1945年),许多欧洲国家遭受重击,荷兰在1940年被德国占领,专利时间到期,而且Asscher 钻石公司(当时阿斯的公司名称)倒闭,该专利就消失在大众视线了.而后出现各种阿斯切的变种,在证书上你可能会看到"方形祖母绿切",爱德华.阿斯切尔(第五代传人)意识到了这点,于是在**1999年** 参加美国宝石学学院(GIA)研讨会时,他在胸口挂了一块名牌,当时很多人询问他在哪里可以买到这种切割的钻石,这也让阿斯切慢慢的回到大众视线中. | 由于二战期(1939-1945年),许多欧洲国家遭受重击,荷兰在1940年被德国占领,专利时间到期,而且Asscher 钻石公司(当时阿斯的公司名称)倒闭,该专利就消失在大众视线了.而后出现各种阿斯切的变种,在证书上你可能会看到"方形祖母绿切",爱德华.阿斯切尔(第五代传人)意识到了这点,于是在**1999年** 参加美国宝石学学院(GIA)研讨会时,他在胸口挂了一块名牌,当时很多人询问他在哪里可以买到这种切割的钻石,这也让阿斯切慢慢的回到大众视线中. |
| |
历时两年,终于在**2001年** 皇家阿斯切诞生了,约瑟失的孙子爱德华决定创建一个更加明亮的形状版本,从而展现出更好的光线.他在原始切割的基础上在亭部多加了两行,多加了16个刻面,总数达到了74个(9*8+1+1),这种切割,会使其变得更窄,既保留了原始切割的经典感觉,又让宝石看上去更有活动,这一切割被称为皇家阿斯切. | 历时两年,终于在**2001年** 皇家阿斯切((皇家阿斯切官网:https://royalasscher.com/))诞生了,约瑟失的孙子爱德华决定创建一个更加明亮的形状版本,从而展现出更好的光线.他在原始切割的基础上在亭部多加了两行,多加了16个刻面,总数达到了74个(9*8+1+1),这种切割,会使其变得更窄,既保留了原始切割的经典感觉,又让宝石看上去更有活动,这一切割被称为皇家阿斯切. |
| |
根据皇家阿斯切公司的说法,最新版本的形状只能从八面体形状的钻石原石晶体中切割,需要在宝石的腰部上方锯切,这一关键步骤会牺牲约15%的毛坯钻石,从而获得更高的冠部,会使皇家阿斯切割的宝石颜色和光线更加分散,比原始阿斯切拥有更出色的亮度. | 根据皇家阿斯切公司的说法,最新版本的形状只能从八面体形状的钻石原石晶体中切割,需要在宝石的腰部上方锯切,这一关键步骤会牺牲约15%的毛坯钻石,从而获得更高的冠部,会使皇家阿斯切割的宝石颜色和光线更加分散,比原始阿斯切拥有更出色的亮度. |